
产品分类
PRODUCT CLASSIFICATION
更新时间:2025-11-27
浏览次数:7Shoji Takeuchi 团队与 POLA 化学工业合作,在生物制造领域期刊《Biofabrication》(2024 年第 16 卷)发表研究 —— 开发出一款带可灌注微通道的培养插入装置,不仅能在常规 6 孔板中构建体外全层皮肤模型,还能直接完成屏障功能评估,无需转移模型或额外辅助工具,为化妆品、药物皮肤测试提供了更高效、贴近生理的解决方案。
随着全球 40 多个国家禁止或限制化妆品动物实验,3D 体外皮肤模型成为研究的重点。但传统模型存在短板:要么是静态培养缺乏营养流动,无法模拟体内血管循环;要么是功能评估时需转移模型,易损伤皮肤结构,还难以区分 “经皮渗透" 和 “血管吸收" 这两个指标 —— 而后者直接影响药物全身暴露风险的评估准确性。
为解决这些问题,研究团队聚焦 “仿生设计 + 便捷测试",打造了集成可灌注微通道的培养装置,同时结合皮肤屏障评估的方法(跨上皮电阻 TEER测量、经皮水分流失 TEWL检测),让体外模型更贴近体内皮肤的结构与功能。
适配性强:直接放入常规 6 孔板,无需专用培养设备,降低实验门槛;
锚定设计:中心的反向法兰形锚定结构,让胶原蛋白基质(真皮成分)收缩到预设尺寸,避免漏液,同时确保表皮完整覆盖真皮;
微通道功能:内置 4 条血管样微通道(可扩展至 7 条),通过灌注模拟体内血液流动,还能单独评估血管吸收效率。
1. 真皮制备:混合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与 I 型胶原蛋白,注入装置后培养 7 天,形成带微通道的真皮;
2. 表皮接种:在真皮表面接种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,培养 5 天形成表皮 - 真皮连接;
3. 血管内皮化:在微通道内接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(HUVECs),模拟血管结构;
4. 气液界面培养:静态或灌注条件下培养 7 天,诱导表皮角质化,形成功能完整的全层皮肤模型。
屏障功能评估:① 跨上皮电阻(TEER):用ASCH AS-TZ1经皮电阻测试仪直接在装置内测量,反映表皮完整性;
ASCH AS-TZ1经皮电阻测试仪
② 经皮水分流失(TEWL):使用ASCH VAPOSCAN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,量化皮肤水分散失,辅助验证屏障功能;
ASCH VAPOSCAN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
③渗透测试:通过 HPLC-UV 检测,区分经皮渗透和血管吸收量。
灌注培养的 HSE 表皮厚度达 80-100μm,是静态培养(30-50μm)的 2 倍,且基底角质细胞更极化,表皮分化层次更清晰;免疫荧光显示,灌注组的胶原蛋白 IV(基底膜关键成分)表达高于静态组,与商用皮肤模型相当。
TEER 测试显示,灌注组的屏障完整性几乎是静态组的 5 倍;渗透测试中,灌注组 45 分钟后经皮渗透量低于静态组,证实其屏障功能更强,且能清晰区分 “经皮渗透" 和 “血管吸收"—— 加入 VEGF(血管内皮生长因子)后,血管吸收量增加,说明模型可模拟血管通透性变化。
装置设计让TEER测量、渗透测试直接在培养容器内完成,避免了模型转移导致的结构损伤,数据重复性更高,同时简化了实验流程。
这款装置解决了传统体外皮肤模型 “培养与测试脱节"“缺乏血管循环模拟" 的问题,不仅能用于化妆品安全性、渗透性评估,还能模拟药物的经皮吸收与全身暴露风险,为皮肤相关基础研究、药物研发提供了更贴近生理的模型工具。
CONTACT
办公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静塘路988号TEL:021-59169693
EMAIL:info@labcan.cn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