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 CLASSIFICATION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技术文章  -  弱酸性护手洗洁精制备与性能研究

弱酸性护手洗洁精制备与性能研究

更新时间:2025-11-04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4

弱酸性护手洗洁精制备与性能研究:皮肤经皮水分流失值降低+ pH 长效稳定

近期,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石荣莹、王文扬、楼扬团队在《中国洗涤用品工业》期刊发表弱酸性护手洗洁精相关研究,聚焦消费者 “清洁不伤手" 的需求,通过优化 pH 缓冲体系与筛选护肤剂,解决了普通洗洁精碱性伤肤、酸性易失稳的痛点,同时借助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等设备,量化验证了产品对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,为日化领域护手型清洁产品研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。

img1 

 

引言:从 “清洁" 到 “护手",洗洁精的需求升级与技术瓶颈

img2 

洗洁精作为家庭清洁用品,已广泛应用于餐具、果蔬及厨房油污清洁。但随着消费者对皮肤健康的关注度提升,传统产品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—— 多数市售洗洁精 pH 处于 7.0~9.0 的中性至弱碱性范围,而健康东方人皮肤表面 pH 为 4.5~6.5(平均值 5.75),呈弱酸性,这层弱酸皮脂膜能抑制病菌繁殖、维持皮肤屏障功能。

现实场景中,多数人使用洗洁精时无戴手套习惯,长期接触碱性产品易导致手部皮肤紧绷、干涩、纹理加深,本质是皮肤 pH 失衡与屏障受损,具体表现为经皮水分流失(TEWL)增加 —— 皮肤水分散失加快,屏障功能减弱。此前虽有研究尝试用酸性调节剂制备弱酸性洗洁精,但体系稳定性差,放置后 pH 易回升至中性或碱性,无法满足货架期需求。基于此,团队开展了 “pH 缓冲体系优化 + 护肤剂筛选" 的系统性研究,旨在实现 “弱酸性长效稳定" 与 “护手功能" 的目标。

研究对象与设备、方法:

1. 实验材料

·       基础原料:自配洗洁精基料;

·       pH 缓冲体系:市售缓冲对 A₁-A₂、B₁-B₂、C₁-C₂,及非缓冲体系 D(对照组);

·       护肤剂:市售 PEG 类衍生物富脂剂 H1、H2(聚焦功能与成本平衡,选择常见且易产业化的成分)。

2. 实验设备

·       基础检测设备:电子天平(ME3002E,梅特勒 - 托利多)、搅拌器(RW20,IKA)、pH 计(MP120,梅特勒 - 托利多)、粘度计(NDJ-79);

·       皮肤性能检测设备:皮肤酸碱度探头(PH905,德国 CK)、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(用于精准测量皮肤水分散失情况,评估屏障功能)。

产品 

·       BioxAquaflux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)

ComfyUI_00006_sxaac_1758111497 

3. 研究方法

·       pH 稳定性模拟:采用高温加速实验模拟货架期 ——54℃放置 2 周等同于货架期 1 年,37℃放置 3 个月等同于货架期 2 年,通过追踪不同时间点 pH 变化,评价缓冲体系稳定性;

·       缓冲体系优化:分别测试 0.42%、0.56%、0.84% 三种缓冲剂添加量,及不同缓冲对配比(如 0.1% C₁:0.74% C₂、0.2% C₁:0.6% C₂等)对 pH 的影响;

·       护肤剂筛选:20 人盲测对比 H1、H2(添加量均为 0.8%),从 “冲洗过程手感"“自然风干快慢"“干燥后肤感" 三个维度评分;

·       性能对比验证:40 人参与感官评价与仪器测试,以白猫经典洗洁精为对照,测试洗涤后皮肤 pH 变化、经皮水分流失值;按 GB9985-2000《手洗餐具用洗涤剂》标准,采用去油率法评价去污力。

研究步骤与流程:

首先开展缓冲体系设计与筛选:将 A、B、C 三种缓冲体系及对照 D 分别与洗洁精基料复配,调节初始 pH 至约 6.0(弱酸性范围),置于 54℃环境中追踪 3 天、2 周的 pH 变化,并观察产品外观。结果显示非缓冲体系 D 的 pH 变化幅度最大,缓冲体系 B 虽缓冲能力较强。但会导致产品浑浊,而体系 C 既能维持透明外观,缓冲效果又优于 A,且成本与来源更具优势,因此确定 C 为核心缓冲体系。

随后进行缓冲体系应用参数优化:针对缓冲剂 C 的添加量,发现 0.42%、0.56% 添加量下,54℃放置 9 天后体系 pH 会从弱酸性升至中性或碱性,而 0.84% 添加量能维持弱酸性;进一步优化配比,当添加量降至 0.8%、配比为 0.2% C₁:0.6% C₂时,37℃放置 3 个月 pH 仅上升 0.7,兼顾稳定性与成本。

接着开展护肤剂筛选:通过 20 人盲测,H1 表现更优 ——80% 受试者认为 H1 配方冲洗时手感更顺滑,90% 认为其自然风干速度更慢(说明水分散失少,保湿性好),60% 认为干燥后肤感更滋润,因此选定 H1 为护肤剂。

最后进行与市售产品的综合性能对比:以白猫经典洗洁精为对照,通过 40 人测试验证弱酸性配方的护手效果,同时检测去污力,确保清洁功能不打折。

研究结果与分析:弱酸性 + 护手双达标,清洁功能不妥协

1. pH 稳定性:0.8% 缓冲体系 C 实现长效弱酸性

优化后的配方(0.8% 缓冲体系 C,配比 0.2% C₁:0.6% C₂)在 37℃放置 3 个月后 pH 仍维持在弱酸性范围,解决了传统酸性调节剂易失稳的问题,确保产品货架期内始终与皮肤 pH 接近,减少对皮脂膜的刺激。

2. 护手效果:皮肤 pH 波动小,经皮水分流失更低

 

仪器测试显示,洗涤前受试者手臂皮肤 pH 均约为 4.75(弱酸性);使用后,弱酸性护手洗洁精组的皮肤 pH 变化更小,且洗涤次数越多,与白猫经典洗洁精的差异越明显,说明其对皮肤 pH 环境的干扰更小。

经皮水分流失值(TEWL)是评价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,值越小说明屏障越完整。测试结果显示,使用洗洁精后皮肤 TEWL 值均会上升,但弱酸性护手洗洁精组的 TEWL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,意味着其对皮肤屏障的损伤更小,能减少手部水分散失,缓解干涩紧绷。

img5 

3. 去污力:接近经典款,远超国家标准

按 GB9985-2000 测试,弱酸性护手洗洁精的去油率为 57.4%,虽略低于白猫经典洗洁精的 58.9%,但比值达 0.97~0.98,差异极小;同时其去油率远超标准洗洁精的 41.5%,适合日常清洁需求,证明添加缓冲体系与护肤剂不会影响清洁功能。

总结:

本研究通过 “缓冲体系优化 + 护肤剂筛选",成功研发出兼具弱酸性稳定、护手功能与清洁力的白猫弱酸性护手洗洁精。其价值在于:一方面,0.8% 缓冲体系 C(配比 0.2% C₁:0.6% C₂)实现了产品 pH 的长效稳定,避免货架期内酸性失稳;另一方面,护肤剂 H1 的加入结合弱酸性配方,能减少皮肤 pH 波动,降低经皮水分流失,保护手部皮肤屏障。

该研究不仅解决了日化领域 “清洁与护手难以兼顾" 的痛点,也为后续护手型清洁产品研发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 —— 通过精准控制 pH 与筛选适配护肤剂,可在不牺牲清洁力的前提下,提升产品的温和性与护肤效果,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。

参考文献

[1]       石荣莹,王文扬,楼扬.弱酸性护手洗洁精的制备与性能研究[J].中国洗涤用品工业, 2017(10):5.DOI:CNKI:SUN:XDYP.0.2017-10-007.

[2]       张晓冬.中国洗洁精行业发展态势与分析[J].中国洗涤用品工业, 2003(3):4.DOI:CNKI:SUN:XDYP.0.2003-03-011.

[3]       谷俊.中国洗洁精市场概况[J].日用化学品科学, 2011, 34(10):3.DOI:10.3969/j.issn.1006-7264.2011.10.016.

 

 

 


版权所有©2025 轲润实验器材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1571号-2   sitemap.xml技术支持:制药网   管理登陆

TEL:18016316889

微信公众号